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 次
(北京电)中国篮球协会近日向全部20家CBA俱乐部发出正式通知,邀请各俱乐部基于2024-2025赛季球员表现,推荐男篮亚洲杯国家队候选球员,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男篮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开启了一次更具协作性与开放性的探索,旨在构建更具竞争力与凝聚力的新一届国家队,迎接即将到来的亚洲杯挑战。
机制创新: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的转变
以往,国家队球员的选拔主要由中国篮协及其下属的国家队建设委员会与教练团队主导,通过考察联赛、组织集训等方式确定名单,此次主动发函邀请俱乐部推荐球员,是国家队人才选拔机制的一次显著优化。
根据通知精神,各CBA俱乐部被鼓励依据本赛季球员的综合表现、竞技状态、职业素养以及对球队的贡献度,向中国篮协推荐本土及合资格归化球员,推荐范围不设严格名额限制,旨在尽可能广泛地网罗人才,避免遗珠之憾,中国篮协将组建专门的评估小组,对这些推荐人选进行审核,并结合国家队教练组的考察意见,最终确定新一期国家集训队名单。
篮球评论员张斌分析认为:“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共建’,俱乐部是培养和使用球员的第一线,他们对球员的特点、状态和潜力有最直观、最深入的了解,篮协此举,将选拔的‘触角’更深地扎入联赛土壤,有助于形成‘篮协主导、俱乐部协同’的国家队建设新模式,这不仅是机制的创新,更是理念的进步。”
背景与目标:为亚洲杯及未来蓄力
此次选拔机制的调整,有着深刻的背景和明确的目标,中国男篮在经历了过去几个国际大赛周期的起伏后,正处于重建信心、重返亚洲之巅的关键阶段,下一届男篮亚洲杯作为亚洲篮坛最高级别的赛事,是检验队伍重建成果、争夺巴黎奥运会后亚洲篮球新格局话语权的重要战场。

中国篮协主席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全面提升国家队建设水平,此次邀请俱乐部推荐球员,正是落实这一思路的具体行动,其目标多元且明确:
拓宽选材视野,CBA联赛中不乏在特定方面能力突出、但可能在传统选拔视角下容易被忽视的球员,俱乐部的推荐可以从不同维度补充国家队教练组的信息,发现那些数据不完全体现但其作用对球队体系至关重要的“拼图型”球员。

增强凝聚力与责任感,通过俱乐部推荐入选国家队,对球员而言是一份来自联赛内部的认可,能够激发其更高的荣誉感和为国效力的使命感,这也强化了俱乐部在国家队建设中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培养本土人才。
第三,实现平稳过渡与新老交替,随着一批老将年龄增长,国家队亟需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俱乐部的视角,可以更精准地识别联赛中崭露头角的新星,以及正值当打之年、状态持续稳定的中坚力量,加速完成国家队的更新换代。
俱乐部反响:积极认同,谨慎推荐
对于中国篮协的邀请,各CBA俱乐部普遍表示欢迎与支持,多家俱乐部负责人表示,已第一时间组织教练组和管理层开会研讨,将本着对中国篮球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完成推荐工作。
南方某俱乐部总经理透露:“我们感到责任重大,这不仅是为国家队荐才,也是对我们自身青训和球员培养工作的一次检验,我们会综合考虑球员的技战术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国际比赛的身体适应性等因素,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也有俱乐部表达了对球员后续使用问题的关切,希望国家队在集训和比赛安排上能与联赛赛程有更科学的衔接,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篮协方面表示,已注意到相关诉求,将在后续工作中与俱乐部保持密切沟通,寻求俱乐部利益与国家荣誉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潜在人选与未来展望
尽管最终名单尚待评估后确定,但结合本赛季CBA联赛的表现,一些球员已经通过稳定的发挥成为热门人选,除了那些早已是国家队常客的核心球员外,一些在联赛中取得显著进步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球员,如浙江队的后卫王奕博、广州队的前锋王泉泽、深圳队的中锋沈梓捷等,都有可能通过俱乐部推荐进入国家队考察范围,关于合资格归化球员的推荐与评估,也将是新一届国家队组建的一个看点。
篮球产业观察家李静指出:“这次推荐机制如果运作良好,其意义将超越一次亚洲杯的备战,它可能成为未来国家队常态化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为建立更完善的‘国家队人才库’打下基础,长远看,这有利于在中国篮球界形成‘俱乐部用心培养、球员立志报国、篮协科学选拔’的共赢生态。”
业界普遍期待,这一更加开放、协作的选材模式,能够汇聚目前中国篮球最优秀的力量,组建一支富有活力、敢打敢拼的新一届中国男篮,在亚洲杯赛场上展现出全新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为中国篮球的复兴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中国篮协表示,将在综合各方推荐和评估意见后,于适当时间公布新一期国家集训队名单。